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便开始极度恶化,尤其是在东欧方向上,曾经是苏联盟友的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相继投向了北约一方,成为了如今俄罗斯的敌人。当时苏联尚未解体时,苏联和北约达成了如下的协议,苏军选择从这些国家撤出驻军,但是北约必须不得拉拢这些国家加入北约,而是保证这些国家的中立性,使其继续发挥苏联战略缓冲空间的作用。但是,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很快背信弃义,积极拉拢这些国家加入北约,并推出了“北约东扩”战略,挤压俄罗斯国家安全空间,那时候的俄罗斯经济萧条、武备废弛,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曾经的盟友离开自己,结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东欧方向(中部)一直是俄罗斯最为重视的战略方向,因为俄罗斯要面对的是强大的北约军事集团,俄罗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战略缓冲空间。但是自波罗的海三国选择加入北约对抗俄罗斯开始后,俄罗斯在东欧方向上的战略缓冲地带就开始不断后缩,使得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距离北约的前沿只有公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二战时期,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这三个国家在战争初期为苏联的列宁格勒提供了强大的屏障作用,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后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最终没能攻破列宁格勒,歼灭苏军波罗的海舰队。试想下,如果没有波罗的海三国这样的屏障,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列宁格勒,进而南下莫斯科,和中路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起围攻莫斯科,苏联的处境将极度恶化。
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不久波兰也加入北约,乌克兰也开始积极向北约靠拢,并和俄罗斯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丢失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更是铁了心要和俄罗斯对抗到底。曾经在苏联时期辛苦建立起来的东欧战略缓冲地带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白俄罗斯苦苦支撑。纵观苏联解体后的这几十年,俄罗斯在东欧方向上的政治和外交政策是存在严重错误的,使得俄罗斯在这一战略方向上陷入了很大的被动,军事压力空前增大。
现如今,俄罗斯的南部方向也变得不稳定来,即我们所说的高加索方向,这里和波罗的海地区的战略形势非常相似,同样存在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即高加索三国,分别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北约为了对俄罗斯实施战略包围,对高加索三国也开始进行积极地拉拢或者离间,最先拉拢成功的是格鲁吉亚,但是在08年的俄格战争中,俄罗斯狠狠教训了格鲁吉亚,使格鲁吉亚不敢轻举妄动。现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为领土争端又大打出手,引来了各方势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dc/1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