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王德禄):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
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6日继续在巴库举行。当天,会议对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伊拉克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布基纳法索的古冶铁遗址等多个遗产项目进行了讨论和审议。在审议良渚古城遗址时,阿塞拜疆、乌干达、挪威、津巴布韦等国代表分别发言。东道国阿塞拜疆代表在发言时表示,良渚古城遗址证明了中国和东亚地区在五千年前达到的文明高度:“阿塞拜疆衷心祝贺中国成功申报了良渚古城遗址。这一遗产证明了长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贡献,证明了良渚在早期城市文明阶段以及在城市规划方面所作的贡献。良渚是历史上的重大成功,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对五千年前稻作文明的重大发掘成就。”
各国代表发言结束后,会议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加拉耶夫宣布,被编为第43号草案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没有看到任何其他的意见,那么我们就来表决草案。没有反对意见!我宣布,第43号草案正式通过!”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全球第一。申遗成功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遗产委员会以及东道国阿塞拜疆表示了衷心感谢。他指出,中方将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做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世界遗产从无到有,类型不断丰富,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其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生动窗口,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
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杭州已经拥有良渚、西湖、大运河等3处世界遗产。杭州市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议上发言时表示,申遗成功意味着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一个圣地,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既是崇高荣誉,更是重大责任。我们将严格遵守公约,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精神,把这一厚重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dc/1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