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有三个名


点击,走进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一座拥有三个名字的城市,见证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兴衰变幻。今天,主页君带你神游拿破仑眼中的“世界之都”。为什么是伊斯坦布尔?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横跨两大洲的城市。博斯普鲁斯海峡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将城市一分为二,连接了亚洲与欧洲,东方与西方。

“这座城市位于两片海洋与两块大陆的交汇点,这只戒指上的宝石,象征着统治整个世界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奥斯曼之梦”,约年

伊斯坦布尔及博斯普鲁斯海峡卫星图这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它见证了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陨落。奥尔罕·帕慕克曾以深情的笔触书写这里——他的故乡。“假使这座城市诉说的是失败,毁灭,伤感和贫穷,博斯普鲁斯则是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伊斯坦布尔的力量来自博斯普鲁斯,生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随时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鲁斯沿岸。”就像我们曾经称呼北京为燕京、北平,称呼南京为建康、金陵……这同样是一座拥有三个名字的城市,千年以来,人们曾经如此称呼它:拜占庭(Byzantion),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伊斯坦布尔(Istanbul)。公元前6到7世纪,拜占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建立希腊殖民地,也就是拜占庭。也有传说表示这是遵照阿波罗的命令建立的拜占庭人用秘密武器希腊火(又称海火、黏火和罗马火)摧毁阿拉伯舰队。希腊火最早的使用记录是在年公元多年,君士坦丁重建拜占庭作为罗马帝国首都,并且称其为“新罗马”。年这座城市被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年拜占庭帝国地图年发源于中亚的奥斯曼突厥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结束了罗马人的统治。这期间“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布尔”两个名字并用。年奥斯曼帝国地图,桔色部分为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

年君士坦丁堡地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沦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乱世出英雄,“国父”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于年创立了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在伊斯坦布尔

参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土耳其第五军

一战奥斯曼军队年土耳其共和国迁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布尔仍然是土耳其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年3月28日,《土耳其邮务法》规定邮件地址不许使用“君士坦丁堡”。此后,伊斯坦布尔成为了这座城市唯一的名字,沿用至今。两个世界的边界欢迎来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拿破仑心目中的“世界之都”,帕慕克口中“两个世界的边界”。西方人觉得它更像东方,东方人觉得它更像西方。它暧昧而矛盾,有着无以言说的独特魅力。安东尼·伊格纳斯·梅林的《君士坦丁堡与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风景之旅》呈现的君士坦丁堡景色,年。近六十年来,土耳其一直被欧盟拒之门外。它虽横跨欧亚,其领土的绝大部分却在亚洲,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被排斥在欧洲大陆的边缘。卫星拍摄的伊斯坦布尔夜景,灯火勾勒出亚洲区和欧洲区的形状,可以清楚看到横跨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大桥和两个繁忙的国际机场摄于年NASA但作为一块文化上的飞地,土耳其又承载着奥斯曼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历史遗产。战火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化熔为一体。圣维塔大教堂(BasilicaofSanVitale)里皇帝查士丁尼的肖像画。这座教堂位于拉韦纳。教堂兴建时,拉韦纳仍在哥特人的统治下。这幅镶嵌肖像则完成于年;彼时,查士丁尼已收复了不少罗马失土。走在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你可以听见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意大利语、法语和英语,还有拉地诺语。而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热那亚人、威尼斯人、犹太人、阿拉伯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都把这里称作自己的家。奥尔塔科伊清真寺和努斯瑞蒂耶清真寺由亚美尼亚巴扬家族设计建造,巴扬家族连续五代侍奉苏丹。这里有——为纪念希腊与波斯之战而竖立的蛇柱,囚禁着美杜莎的地下水宫,君士坦丁堡竞技场遗迹,展示着这座城市在希腊罗马时期的独特光辉希腊盟邦为了纪念击败波斯而在德尔斐建立的蛇柱,后来被迁移到拜占庭竞技场。蛇柱依然相当不起眼地矗立在伊斯坦布尔的古竞技场中,许多造访伊斯坦布尔的游客都会来此凭吊。精致的土耳其的细密画,传出悠扬唱经声的清真寺,神秘的阿拉伯式花纹,则彰显着奥斯曼的帝国风采。穆罕默德二世细密画如果你去伊斯坦布尔,绝对不能错过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外观COPYRIGHT?THEWILDLIFEDIARIES这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墙上与穹顶残存的镶嵌画刻画了圣母马利亚、耶稣、圣人、帝王及皇后。大教堂内部镶嵌画三圣图但它在奥斯曼时期又被改造成了清真寺,建筑四周竖起了四座宣礼塔,巨大的圆框雕饰用阿拉伯文书写着四大哈里发的名字。

年左右的大教堂

年左右的大教堂

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年,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圣索菲亚大教堂圆框雕饰及内景COPYRIGHT?THEWILDLIFEDIARIES这正是贝塔妮《伊斯坦布尔三城记》所讲述的故事,她从地理、历史、文化三个维度,阐述了这座拿破仑眼中的“世界之都”。贝塔尼十八岁时第一次来到伊斯坦布尔,之后为这座城市所倾倒。《伊斯坦布尔三城记》是她花费十年时间,实地走访写成的。“咖啡店老板(向我)讲述两百五十年前艾哈迈德三世的郁金香庆典,好像自己亲眼所见一般——乌龟背上绑着夜灯,任由它们在花园缓慢爬行充当照明物。”(第六十六章郁金香与纺织品)糕点糖果同业公会的游行,摆出了一整座用糖果制成的花园。这场遍行伊斯坦布尔大街小巷的活动,是年艾哈迈德三世诸子行割礼庆祝活动的一环。书里描述的人物,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从平民到皇帝的查士丁尼大帝,由妓女扶摇而上成为皇后的狄奥多拉,竞技场的狂热群众,奴隶市场被贩卖的白奴,参加一战的英法士兵……这本书的一大优势,在于休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dc/86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