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皮炎治疗 http://pf.39.net/xwdt/210618/9079469.html从巴库申奥说起
巴库申办奥运会的会徽
东京为年奥运会何时举办、如何举办一筹莫展时,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可能正在偷着乐儿:它当年申奥失利,结果因祸得福。
巴库申奥时的会徽,倒是别有风味。四条彩线交错编织出的,不是我们的中国结,而是享誉全球的阿塞拜疆地毯。
你仔细找,里面还有数字“”——只是那时谁也想不到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这个年份。
地毯编织艺术是阿塞拜疆人最引以为傲的国宝之一,以颜色明快、图案生动著称,年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手工地毯不仅给阿塞拜疆带来上亿美元的年收入,更成为国家的文化历史名片。
《圣母与圣婴》
阿塞拜疆地毯历史悠久,据说早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了,中世纪达到顶峰。从15世纪起,地毯远销世界各地,对欧亚两洲的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荷兰画家汉斯·梅林15世纪末创伤的著名油画《圣母与圣婴》中,圣婴坐着的就是阿塞拜疆地毯。
二战末期,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三巨头合影时,脚下踩的也是阿塞拜疆地毯。
很多精品还成为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冬宫、白宫等世界顶级博物馆的珍藏。
巴库的国家地毯博物馆
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国家地毯博物馆,是全球第一家地毯博物馆,也是收藏阿塞拜疆地毯最多的博物馆。上万件展品,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博物馆的外观,就像一张卷起来的地毯。里面共有四层,展厅主要集中在上面三层。
可惜,我去时,有一层因装修而关闭,只能看到2/3的内容,颇觉遗憾。而且,昂贵的门票并不因此便宜多少!
博物馆织工在展示技艺
编织地毯时,织者一手绕着经线用绒头线打结,一手用钩状刀快速割断线头,一个结就打好了。这说着容易看着简单,但熟练掌握却需要学习实践上大半年。
手工地毯费时费工,一块50厘米见方、图案简单的地毯,就需要80个工时。图案复杂些,至少需要个工时。
设计者将天马行空和精雕细琢结合在一起,图案之复杂与精美,实在让人咋舌。
那些构图,别说凭空创造,连临摹都需要相当的功底;别说用细线一个结一个结地编织,哪怕拿笔蘸墨直接往上涂,也很难涂得这么震撼人心。
手工地毯耗时耗力,但远比千篇一律的机织地毯漂亮、结实,也更加耐久。
一块上好地毯能保存数百年,且颜色依旧鲜艳,后者得益于使用的天然染料和后期加工工艺。
上面这几块地毯,虽然古旧,但图案清晰、色彩明丽,岁月的磨洗只让它们更有韵味。
在地毯上编织地毯
这帧大型地毯,是画中画,或者说毯中毯。
仔细看,两侧的织架、上面垂着的织线,甚至下面摆着小物件的短几,其实都是地毯里的图案。
中上部分缤纷繁复的部分,是从养羊、剪毛、抽线,到地毯编织、上色甚至运输、出售的全部程序,上面居中挂着的,则是织成的毯中之毯。
看不明白,下面给你些局部图。睁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编织出人生百态
阿塞拜疆地毯,带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格。但与避讳人像、以花草几何为主的传统伊斯兰艺术不同,它们把人物和故事都编了进去,连清真寺后的太阳,都是萌萌的,像在与我们玩着藏猫猫。
学者在探讨
智者在思考
一位出自山林又融于山林的慈悲老者,怜悯地望着下面这些或痛苦万状、或仍旧浑浑噩噩的众生。
那么多人物,神情、服饰、动作都各不相同且栩栩如生。
下面,一位老妇端坐前方,身后是斑斓的山林、河流与建筑。
坐着地毯走四方
这帧地毯展示了阿塞拜疆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地毯,特别列出了纳卡地区。博物馆还有一块展厅,专门展出纳卡的织品。
纳卡地区以亚美尼亚族为主(阿塞拜疆说这是苏联移民的结果),但在苏联时期被划入阿塞拜疆阿盟共和国。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为这块土地兵戎相见。纳卡宣布独立,与亚美尼亚关系密切。去年秋冬三方又一次大动干戈。
年年末,我从亚美尼亚首都搭车,几个小时就到了比我国高速收费口还松散的边境,领了一张小纸条,就入境了。离境前自己去有关部门办个签证就行。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为纳卡兵戎相见,老猫我当年去时,也是磕磕绊绊
阿塞拜疆人的生活与地毯密不可分,身上穿的、地上铺的,墙上挂的,祈祷时跪的,婚葬嫁娶等特殊场所必不可少的,都有地毯。
地毯编织也是很多当地人赖以生存的技艺。现在,超过30万织工在辛勤劳作着,据说伊朗70%的地毯都来自这个国家。
第一帧地毯,阿塞拜疆著名历史遗迹——拜火教的庙宇。
第二帧地毯,位于首都巴库的少女塔。
我一直很奇怪,如此粗壮敦实的建筑,与腰肢纤细的少女有何相似之处?后来才知道,传说曾有一个少女从这座塔上跳下自杀。
第三帧像是海上油田。巴库是著名的油城,靠着石油迅速暴富,城中有许多大气的现代化建筑。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阿塞拜疆地毯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也受着时政的影响。
上面这位油画一般的现代人物像,应该是政治家或学者吧?
下面三帧的风格,我们是不是更加熟悉?
我们工人有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夸一夸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dc/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