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版马歇尔计划,为何没能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bdfyy999.com/m/
#深度好文计划#年,美国为了帮助欧洲国家恢复战后经济,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也就是欧洲复兴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土财主老美,打钱给这帮欧洲国家,让他们用这笔钱,恢复经济。当然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该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也就标志着美国入主欧洲的时候。

苏联为了对抗美国,是什么都要对标老美的。比如说老美搞出个北约,那么苏联就搞出个华约。老美要玩星球大战计划,苏联也紧跟着集全国之力发展航空事业。

得知美国搞出了一个欧洲复兴计划以后,苏联也不淡定了。因为苏联当局很担心东欧这帮小弟,会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诱惑,所以苏联也搞出了一个类似马歇尔计划的莫洛托夫计划。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主要是为了对标马歇尔计划。马歇尔是美国当时的国务卿,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外长。而莫洛托夫则是苏联当时的外长。连名字都得对标上,这就叫专业。莫洛托夫计划,便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前身。

经互会前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马歇尔计划最初援助的目标,是包括苏联和东欧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只不过马歇尔的前提是,需要开放市场,自由贸易。这一点是苏联不可能允许的。苏联自己不干,也不可能让手下小弟跟着干。所以苏联以及东欧各国,便主动放弃了马歇尔计划。

没了美国的资助,各路小弟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老大哥苏联,自然是指望着苏联能够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莫洛托夫计划诞生的背景。

年1月,莫洛托夫计划诞生,由苏联牵头,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保加利亚等国一起,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除了这6个成员国以外,东德、蒙古国、古巴以及越南,也先后加入过经互会。此外阿尔巴尼亚在年加入过经互会,不过到了年,中苏交恶以后,阿尔巴尼亚站在了我们这一边,因此得罪了老大哥,索性就退出了经互会。

所以经互会正儿八经的成员国,按道理是11个。

除此以外,经互会还有1个咨询国,也就是南斯拉夫,以及9个观察国。我国也曾经在年成为过经互会的观察国,不过到了年就退了。

经互会前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因为苏联这帮小弟们也是饱受战争的摧残,急需一笔钱恢复经济。既然苏联不允许小弟们接受老美的糖衣炮弹,那他们只能自己出钱补贴小弟。

苏联当时倒也算大方,帮着小弟们进行各种工业化改革,不少国家的工业化,就是苏联一手扶持起来的。

有一说一,我国那段时间也的确得到了不少好处,工业基础的底子,就是当时打下的。虽说他们半路上撤走了所有专家,但此前的投入的确是真金白银。

苏联大家长式的统一管理,让经互会矛盾渐深

苏联堪称计划经济的鼻祖,什么都要按照计划来办事。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战时经济体制中,尝到了红利。直到集全国之力办一件事,会非常容易。

因此,即便战时经济体制终止了,可计划经济依旧有其影子。苏联对内部的15个成员国,所采取的就是分工合作的计划经济。

比如说,乌克兰种粮食为主,中亚五国放牧种棉花为主,俄罗斯搞重工业为主,阿塞拜疆挖石油为主等等。大家各自分工明确,集中在一起以后,自然可以弥补苏联在各方面的不足。

苏联觉得,这么做的确有很大的好处,至少每个加盟国,都只有单项经济,很难搞出什么幺蛾子。

第一,计划生产

等到经互会成立以后,苏联把这个模式照搬到了经互会当中,他们也希望经互会的各成员国,按照分工,进行计划经济,再由苏联统一整合资源。

换句话说,经互会的成员国们,能生产什么,是苏联说了算的。即便你国内有大量某些产品的原材料,如果苏联不点头,你也不能将生产这些产品作为主要工作,因为这不符合统一管理。极有可能的情况是,你的原材料,苏联会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再将其卖给计划中需要生产相应产品的国家。

看似多此一举,但在苏联看来,这是极其必要的。因为绝大多数人只会算经济账,可苏联还得算政治账。

第二,高价收购的后遗症

除了这一点,苏联还会高价收购各国按照他们的安排所生产的产品。比如说从古巴收购蔗糖的价格,就远高于市场价。不少人觉得亏了,但在苏联看来,政治上赚大了,至少在老美背后扶持起了一个反美基地。

还有在蒙古收购矿藏,都是高于市场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蒙古国也按照了苏联的安排,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矿藏方面。

这么做,可以让这些国家,严重依赖苏联这个整合资源的中间商,也更依赖经互会这个平台。但这么做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最典型的一个问题是,生产这些东西的国家,会比较片面地发展自身的经济。

苏联在的话,那还好说,毕竟至少产品生产出来了,苏联就会以较高的价格买走。可万一哪天,苏联不在了,这么高的价格,你让谁来接盘呢?大家都不傻,不可能高价接盘,而你自己更不傻,不卖到原来的价格,死活不肯卖。

时间一长,滞销出现,将会引起极大的麻烦。毕竟你可是集中全国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些行业当中。

第三,大家长模式,令人窒息

除了这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苏联大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让各国很不爽。因为苏联倡导这种模式,也是无利不起早。但凡能够给苏联带来好处,这种模式才是好模式。

苏联在各国采购原材料的时候,价格是非常低的。毕竟胡萝卜和大棒都在这里,你不服不行。就算你不肯以较低的价格卖这些原材料,苏联也不会让你利用这些原材料制作商品。

想要忤逆苏联的意思?那对不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例子摆在那里,我看,你也不想苏联坦克开到你的都城吧?

所以说,甭看苏联在搞经互会的时候大义凛然,似乎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从而给了大家不少好处。实际上人家可精着呢,没好处的事情人家会干?苏联在各国转卖原材料,就已经挣得盆满钵圆了。

经互会里,基本都是穷亲戚

经互会11个成员国中,有几个是比较有钱的呢?用放大镜看了一圈,基本没找到一个发达国家。

苏联就不必说了,苏联分裂出来的15个加盟国中,除了波罗的海三国混的不错以外,其他12个国家,目前还在努力发展当中。尤其是苏联的嫡长子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绝大多数遗产,也以卖能源过日子,但经济就是提不上来。

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以及斯洛伐克中,除了捷克和斯洛伐克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其他小伙伴们,还都在奋斗当中。

东德和西德合并以后,自动成了发达国家的一部分。阿尔巴尼亚、蒙古国、古巴、越南等国,都是经互会的成员,但全都没有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换句话说,经互会的成材率未免也太低了吧?老美的马歇尔计划,培养出了一大批发达国家。反观经互会,满打满算就培养出了2个发达国家。问题是,捷克斯洛伐克在战前的工业水平就很发达了,未必就是经互会的成果。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思路是,老美把钱打到你卡里,你想发展啥就发展啥,老美顺便给你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经互会的援助思路是,苏联告诉你,你应该发展啥,且只能发展啥。苏联给你提供资金和技术,不想发展这个想做别的?你难道想尝尝铁拳的滋味吗?

苏联兜里的票子不够,是主要原因

苏联在带领经互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自然就是兜里的票子不足。小弟们太多了,全都要自己补贴才能得以发展,我又不是土财主。

毕竟苏联也是在二战中饱受创伤的一个国家,即便在德国和东北,抢了不少好东西走,但也很难和家底雄厚的老美相比。

老美从一战时就捞足了油水,二战中同样挣了不少钱,因此二战结束以后,老美成为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在补贴欧洲的时候,自然出手阔气。

如果苏联像老美一样富有,同样在经互会中,严格执行计划分配制度,会不会有另外一番景象呢?欢迎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jt/135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