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长假期花光了钱,然后看到士兵炸成灰烬


北京市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作者:今纶

我昨天出去短途旅行,就在广州附近的城市清远,当天去,当天回。我不太敢住酒店,因为人实在太多,担心聚集太厉害,万一……

今天在家休息,处理各种杂事,比如关于汽车的修理,关于电脑的问题,又或者指纹锁要换电池了。娃的作文一直没完成,我也给他时限,要求尽快完成。

等有空刷新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看完之后,感觉未来的不确定性实在太大了。

媒体报道: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前3天全国接待游客3.1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亿元。我已经看到不少人在抱怨酒店价格贵、游玩项目门票贵、餐饮贵,但是,既然要把这个长假过成“过年”的感觉,那么,贵就贵一点吧。

不少人已经把手头的现金花光了,尤其是没成家的年轻人,就等着这个月的工资。

这样的强劲内循环对于服务业的就业和商家是有好处的,稍稍能弥补上半年的亏损,接下来,我想结合新闻谈谈我对未来的看法。

疫情未去,战争又起

很多人都知道特朗普确诊新冠,不过,他很“任性”:当地时间4日下午,他乘坐专车短暂离开沃尔特·里德医疗中心,医院外的支持者挥手致意。医疗队成员布莱恩·加里波迪医生表示,总统最早可能5日出院

英国首相鲍里斯也曾是新冠患者。因为特朗普等人的高调和刻意渲染……(此处省略字)我直接说结论:疫情在英美等国长期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固然有抗疫不利的因素,但是这种局面对中国也是压力山大,一方面是:甲方生病,乙方就没活干,想想外贸。另一方面,对抗加剧。

路透社消息称,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3日发布声明称,国务卿蓬佩奥将于4日访问日本,但不会按原定计划前往蒙古国和韩国。“人类公敌”蓬佩奥为什么曾计划去蒙古、韩国、日本,难道是准备去买羊肉、泡菜、寿司?

很明显不是,你们打开地图看看:蒙古在我国北方,近邻。日本、韩国离我国也不远,在我国的东部,它们围起来的那个圈正好是中国地图“大公鸡”的头部。

好了,美国的事儿不多说。

还有两桩大事:

10月4日,亚美尼亚国防部发布亚阿冲突最新视频,视频呈现阿塞拜疆军队转移撤退时的画面。亚美尼亚军队密集发射炮弹,阿塞拜疆地面部队遭到猛烈轰炸。炮火几乎封锁了阿塞拜疆部队的撤退路线,阿塞拜疆士兵遭遇导弹锁定,被炸成灰烬。

我看了一下视频:士兵如蚂蚁一般行走,导弹从天而降,瞬间尘土飞扬,人没了,好惨。

同一天,日本著名设计师高田贤三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1岁。高田贤三创立了知名时尚品牌KENZO,包括香水、化妆品、时装等。

10月3日,空中客车首席运营官MichaelSchoellhorn在采访中表示,随着新冠感染数量增加和旅游限制的持续,航空业前景恶化,该公司面临着执行裁员计划的压力,至少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裁撤10个职位。

世界不太平,而且很惨。

总统和富人在新冠面前也不能免疫,这其实一点不值得高兴,只说明危险还是存在。

疫情未去,战争又起,看看士兵被炸成灰烬的场景,无语。

好多国家的经济增速坠入近几十年的最低点,意味着地球的绝大部分区域陷入衰退,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

无论如何,开心不起来吧,而且经济衰退,往往意味着冲突加剧,你们懂我在说什么。

只有最亢奋的赌徒还在赌

香港尖沙咀汉口道

再看看香港:访港人数暴跌99%,香港“十一”黄金周变“寒冬周”。今年疫情破坏了整个黄金周,之前的购物胜地旺角、铜锣湾等一带奢侈品、首饰店生意暴跌,很多店铺无人问津,而且街边不少店铺都选择关闭结业。

一声叹息。

回看内地城市天津:从今年“金九银十”的整体成交数据来看,天津一家大型房企负责人透露,目前,天津远郊房价降幅比较大,相比年最高点最多降幅达到30%,市内六区部分房子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新京报)

其实不止是天津,郑州这样千万人口的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下跌,开发商咬牙不降价,但是似乎没用。

地产自媒体们在卖力地大喊这里涨了,那里涨了,但是显示市场真相的二手房数据显示,即使是重庆这样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买房一年,房价居然是下跌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像A股,告别普涨,只有少数城市少数区域涨,而这些城市和区域都是被严格限购的。比如深圳房价是涨的,可是你有钱在深圳也买不了房,因为你没有购房资格。鹤岗不限购,你敢买吗?天津呢?

地产大V们很快就会沦落到和证券分析师一样的地位,被骂“黑嘴”,未来会不会被禁止讨论和推荐具体楼盘?没有什么不可能。

一个地产时代的落幕是如此清晰:人口红利不再,普涨不再,调控精准,“三条红线”勒住了地产公司高杠杆玩空手道的缰绳,后面基本没戏了。许老板是高人,让债主可以续借资金给他,还有很多地产老板没有这个运气,只能破产,同样的戏码只能演一次。

房价的高企已经成为阻碍生活用品持续升级、消费的最大“拦路虎”,但它又不能崩,只能稳,这也是时代的最大变数之一。

地产从广受欢迎多方共赢的实现土地财政的工具,变成了一个被随时严控的对冲工具,需要就松一松,不需要就紧一紧,空间越来越小,所以,不少地产公司开始裁员降薪,因为挣扎是徒劳的,银行安全、金融安全、大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你买了房是否升值抗通胀根本不在产品设计的考虑之中。

这个工具已经用到头了,只有最亢奋的赌徒还在赌,只有卖淘金铲子的地产自媒体、地产经济学家还在忽悠。

高位时突然发生大逆转

因为长假的原因,内地的文旅行业一片红火。

短暂的花钱快感消失之后,短暂的假期结束之后,我们会面临一个变化更为剧烈的时代,很多以前的规则、模型都没用了,需要重新来过:

就个人而言,除了少数行业,绝大多数行业将迎接史上最严酷的寒冬,包括假期很火爆的文旅行业,因为很多人在这个长假透支了信用卡,需要养精蓄锐,何况绝大多数行业赚钱不易,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公司恐怕撑不到冬天。

制造业相对于一二季度当然是会持续回暖的,这一点可以坚信,不过,制造业在彻底满血复活之后也会摸到天花板:国内真的需要这么多产能吗?持续的技术革新还能保持以前的速度吗?

在一些内地城市的临街旺铺,以往周末很多人购物,如今周末人流稀少,人们不仅仅担心病毒,也是因为手头拮据,他们还要供楼,还要吃饭,还要担心通货膨胀。绝大多数商铺、写字楼需要继续熬,熬到什么时候?不知道。

天津的房价下跌只是一个开始,炒房客和投机资金能撑起的地方非常有限,当东莞、深圳被严控之后,他们可能会到广州南沙、黄埔炒房,他们憧憬着大面积割韭菜,却没想过韭菜已经无力跟进。

我知道的两个案例:一位传统行业人员因为收入剧降,把广州唯一的自住房卖掉,去佛山买了一套小房子自住,因为便宜一半。一位资深的猎头,因为其以前服务的地产领域需求大降,转到生物医药方向,但收入依然不稳定,最终卖掉佛山的房子回湖北老家。

这样的故事绝非个案,在经济突飞猛进的阶段,没人会想到有今天。

但是在转型的大时代,在新冠的冲击之下,在中国一些城市的房价走到一个令世界瞠目结舌的高位时,突然发生了大逆转,个体其实无力抗拒,顶不住的就只能落荒而逃。

保守一点再保守一点

我们该怎么办?

重读历史:

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刚需是粮食和工作,而不是炒房子或者股票。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时期,绝大多数房子跌到让人魂飞魄散的程度,直到今天,日本人都不敢炒房。

香港在上一轮金融危机的时候,从-年,香港房价整体跌幅高达70%,超过10万名香港人成为“负资产”人群,按照香港万套房产算,占总人口的5%。年11月,香港发生第一起烧炭自杀案,年,香港有人选择了烧炭自杀。烧炭自杀数量最多的这一年正好是香港楼市跌至谷底之时。

历史不曾走远,规律永远有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就会明白为什么深圳、东莞、杭州纷纷升级调控,就会明白为什么金融股的估值如此之低,就会明白楼市求稳,力求以时间换空间确实是无奈之举。

中国楼市没有大跌,当然是调控之“功”。这个道理很浅显,否则早就来过几轮暴涨暴跌了。

其实对土地财政最“友好”的方向是放松调控,对土地财政最有利的方向是任由多头疯狂炒作唱多,对土地财政最有利的大背景是继续默许巨头借债加杠杆,不出“三条红线”的政策,但是,一切的逻辑都在表明:降杠杆,收缩,满足刚需成为主旋律。

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化进程被按下了降速键,这个“十一”长假没有楼市的狂欢和惊喜,大局之下,一切服从大局。

中国需要进一步修炼内功,逐步排除可能的炸弹和隐患,降低“堰塞湖”,全力应对可能的更大的压力,这当然是理性的选择。

长假期,我们花光了钱,然后看到士兵炸成灰烬,富豪殁于新冠,我们黯然,但也需要提高警惕:

不但对新冠提高警惕,也不要盲目加杠杆,用过去的经验指导未来理财。

保守一点再保守一点,可以活得长久。谁能想到,过去一年,那么多大城市的二手房价不涨反跌,谁能想到郑州的开发商们居然需要订立攻守同盟表态不降价?

在个人能力和知识的精进和学习上,我们要大胆再大胆,努力再努力,在花钱和理财这件事上,我们要加倍谨慎,你只是想赚取利润,人家可是盯着你的本金。

时代的洪流,时代的巨变,只要一瞬间没有保持定力,我们可能就会被卷走。

去年确实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王兴诚不欺我。

今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jt/60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