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战场失利可以让亚美尼亚意识到问题所在吗


随着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冲突走向尾声,不少人断言亚美尼亚将会清醒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加以改变,甚至足以影响未来地区地缘环境。事实当真如此吗?事实上,要分析局势变化需要按照短期和长远来区别,因为很多突发情况后,民意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但长久来看却产生不同结果:

一、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发展

很多人断言亚美尼亚经此一事后,会认清欧美的真相,事实当真如此吗?短期而言,亚美尼亚民众反对亲美的帕希尼扬政府,进而打伤议长,要求帕希尼扬辞职。但这就表明亚美尼亚会转向亲俄吗?恐怕并不见得。要知道现如今的乌克兰、中东欧国家又有几人意图亲俄呢?民众短期阵痛会理解真相(目前来看,似乎连真相都没理解),但人终究是健忘的。

如果俄罗斯未来不能够持续为亚美尼亚“输血”,改善亚美尼亚经济和政治环境,亚民众终究还是会倒向欧美,届时,俄罗斯作为协议三方之一,不仅不会被亚民众所感激,还会因未能及时帮助亚美尼亚(如未及时售卖武器装备,未出手帮助亚美尼亚等)而饱受诟病。这点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就作过分析,亚美尼亚本身是个烫手山芋,无论俄罗斯怎么做,都不会让亚美尼亚民众感激。

18年帕希尼扬在街头组织颜色革命

二、亚美尼亚与欧美的关系

年亚美尼亚爆发“天鹅绒”革命后,帕希尼扬作为亲美的反对派领袖担任亚美尼亚总理,看似民意亲近西方,实则是俄罗斯在欧美经济制裁后,无法为相关国家经济助力,进而导致民意变化,从这点看,今年出现问题的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都是相同的原因,但不同的是白俄罗斯在强化俄白一体化进程(即便如此,卢卡申科依旧在试图与欧美和解),吉尔吉斯斯坦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法做出选择,亚美尼亚则没有相关顾虑。

问题点在与俄罗斯未来可能为亚美尼亚“输血”吗?恐怕很难,新冠疫情肆虐,原材料价格低迷,俄罗斯制裁未解等多种因素决定自身经济也面临巨大问题,输血是很难的。别说俄罗斯,就算是邻国伊朗也身处经济泥潭中。要想改善经济,亚美尼亚还会选择倒向欧美,毕竟美国在亚美尼亚大使馆人团队的超豪华阵容,塑造“民主自由”的欧美形象还是很容易的,加之俄罗斯同样旁观,亚美尼亚民众只会觉得自身亲欧美还不够,而亚数百万在美移民的影响下,亚整体更加倾向于欧美就成为必然选择。

美国亚美尼亚裔组织游行示威

三、高加索地区的未来变化

素有“高加索火药桶”称呼的阿亚两国,近年来已经多次爆发冲突,除本次外,最先挑起事端的竟然大多是国力较弱的亚美尼亚。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阿塞拜疆不仅身为阿盟成员,还与地区强国土耳其、以色列(尤其是以色列,属非公开“同盟”)均有良好关系,同时阿塞拜疆也坐拥大量的自然资源(石油等)。反观亚美尼亚,除了与俄罗斯关系较好(被迫),基本没有太多回旋空间。这就注定亚民众情绪更类似于韩国,容易走向极端。

基于此,本次三方协议不仅未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纳卡地区问题,甚至还为未来的进一步冲突埋下隐患。而欧美更多的是将以色列视为中东地区的钉子,亚美尼亚则是高加索地区的伏笔,这一切在特朗普任内大概率会维持(特朗普奉行战略收缩政策,不会为亚美尼亚出手),而未来随着建制派拜登(如果胜选的话)担任总统,相关矛盾只会出现进一步激化,届时再次大打出手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拜登早年挖亚美尼亚墙角过往

当然,还有土耳其等国的影响,目前来看土耳其并未达到预期,影响不大(助长野心而已),但地缘环境来看对俄罗斯和伊朗影响极大,届时不仅俄罗斯与伊朗间的通道会有威胁,甚至不排除出现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当然这种地缘影响也是受多方影响的,并非单纯这一件事就能决定。外加上相关地区属于俄罗斯腹地,对地区地缘影响很大,在世界范围内恐怕影响有限。

至于无人机的使用,恐怕并没有宣传的那么严重,要知道如今战场本身是体系化作战,而本次阿亚冲突媒体报道为实力相近的战争,实则是体系化作战下不对称作战而已(信息不对称、武器装备不对称、战争手段不对称等等),过度吹捧只会适得其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jt/63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