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一共个字,阅读需要4分钟!
二十岁的时候,
我总想成为别人。
那年,我刚上大学,校园里一切崭新的人事物就好像一头乱窜的小鹿,冲击着我好奇的内心。
我看见好看的学姐卷了头发,就想跟着去模仿;
第二天,在路上忽然遇见一个短发的机车姑娘,穿这夹克短靴,戴着哈雷,又好想学学这样的一种洒脱;
我觉得优秀的人为什么什么都好,而我,好像真的还差很多,我离优秀真的好远,我常常在昨天入睡前发誓要好好学习,而在第二天课堂上敌不过瞌睡虫的攻击,错过了大学里上一次少一次的纯真课堂。
大概,在那样一个年纪里,别人总是拿来羡慕的吧。
今年
我刚好三十岁
在这10年接近末尾的时候
闭起眼
最令我心安的是
每天规律的吃饭睡觉
和拥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仔细想想,是真的很有趣的经历。因为似乎好多人都是过了应该努力学习的年龄里,才愈发地深爱上阅读;又好像只有经历过长时间的压力和完全没有自己时间的生活后,才会深爱上这种慢下来的幸福。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读到的《二手时间》,这不是本心熬鸡汤的书,这本非虚构作品其实就是一部作者的采访合集,真实地记录了苏联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该书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年到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二手时间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历史背景,但我和书中的人一样平凡,甚至可以说,我比他们更幸运,因为,他们渴望的生活好像我更容易得到:
“第七天是节日里最重要的一天,我们一起聚餐。大家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拼成一张长条桌,上面放满格鲁吉亚的包子、亚美尼亚的熏肉和腊肠、俄罗斯的煎饼、鞑靼的馅饼、乌克兰的饺子、阿塞拜疆的烤肉……大家唱着亚美尼亚的和阿塞拜疆的歌曲,还有俄罗斯的《喀秋莎》:“开花的苹果和梨树,雾蒙蒙的河面……”(p.)”
这是一部小人物串起来的史书,喃喃细语却比大炮轰鸣还要铿锵有力。
今年,
我三十岁
我每天醒来
都有一个声音从耳边画过
做自己
开始勇于承认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开始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怎样治疗白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ly/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