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苏联罪恶浸润的土地充满血泪为什么说卡累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708/4894936.html

年12月30日,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苏联成立。当时,这个日后威震世界的联盟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组成。此后,中亚五斯坦相继加入,苏联大家庭成员增加到11名。

到了二战时期的年,苏联一口气“吸收”了5名成员,在这一年构建东方战线过程中,卡累利阿-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达维亚相继被“划”进来。就这样,苏联加盟共和国总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6个。

然而,我们经常提到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最后退群时纷纷独立的也是15个国家。那么,是哪一名成员中间退了,又是因为什么退了?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局势风起云涌,芬兰趁机在年宣布独立。此时的苏俄领导人列宁面对白军威胁无处不在的情况,为不使芬兰成为新的敌人,于是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坚持“民族自决”原则,承认芬兰民族独立,芬兰由此独立建国,而此时的东卡累利阿地区继续作为“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留在苏俄版图内。

按照列宁的设想,芬兰独立后应该和乌克兰等东欧国家一样建立苏维埃政权,并继续和苏俄站在一起。但在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下,芬兰境内爆发了激烈内战,所谓的“白军”击败红军夺取政权,建立了不依附于苏俄的芬兰共和国。而随着德国战败,芬兰脱离德国控制。面对这样玩脱的局面,列宁自然心有不甘,毕竟列宁格勒和芬兰咫尺之遥,如果欧洲国家通过芬兰进攻苏俄,后果不堪设想。但因为年3月和苏俄与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规定苏俄必须承认芬兰独立并从芬兰撤军,苏俄失去了干涉芬兰的机会。等到一战结束,苏俄反干涉战争胜利,虽然苏俄准备通过支持芬兰境内“红军”的方式颠覆芬兰政权,但由于苏波战争的惨败以及列宁的去世,颠覆芬兰行动不了了之。等到斯大林领导苏联在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时,芬兰再度遭受巨大威胁。

自芬兰独立以来,苏联和芬兰关系就非常紧张,虽然30年代苏芬关系得到调整,但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以及苏联无产阶级革命输出的趋势,围绕列宁格勒安全的苏芬博弈再次拉开序幕。年8月23日,苏德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除规定两国互不侵犯,还秘密划定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其中芬兰划归苏联。而苏联也在伙同德国瓜分波兰后开始了东方战线的建设,芬兰开始进入斯大林的视野。

早在苏芬战争结束前,斯大林就考虑将苏联扶植的“芬兰民主共和国”并入版图,至于如何运作,无非就是采取波罗的海三国和比萨拉比亚的“模式”。然而,入侵芬兰遭受重挫,苏联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实现。

作为“过渡时期的替代措施”,年3月底,苏联将原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当时的第13个加盟共和国。

卡累利阿-芬兰,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名居然把“芬兰”加入其中,如此高调制造“两个芬兰”,苏联可谓居心险恶。此后,苏联还将夺取的维堡和部分芬兰领土并入卡累利阿-芬兰这个加盟共和国,时刻提醒着芬兰人这边才是你们的祖国。

发动战争侵略一个主权国家,打完仗还这样欺人太甚,这就是芬兰为何在一年后的苏德战争初期毅然对苏联发起“继续战争”。难能可贵的是,收复了被苏联抢占的国土后,聪明的芬兰人在距离列宁格勒3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至战争结束也没有进犯苏联。

年,苏联发动全面反攻,卷土重来的苏军向“纳粹帮凶”芬兰下手了。重新占领被芬兰夺回的领土后,苏联在芬兰顽强抵抗和同盟国干涉下不情愿地停下了前进步伐。二战后,在年签订的巴黎条约中划定了苏芬新边界,明确卡累利阿-芬兰为苏联领土。

有惊无险,能看清局势且明智的芬兰人总算保住了国家的独立,在处于巅峰时期的红色帝国身旁,这显得尤为不易。此后,新成立的芬兰政府采取对苏联友好的政策,冷战开启后,苏联疲于应付来自对方阵营的压力,将芬兰并入版图的计划随之不了了之。

鉴于此,饱受非议的卡累利阿-芬兰已失去存在意义。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通过一番激烈博弈上台。年,继在两年前大手一挥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之后,这位总有惊人之举的苏联领袖又作出新决定。

当年7月3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撤消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将其重新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又降格为原来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

作为苏联曾经的16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卡累利阿-芬兰这个不伦不类的成员仅存在16年就进入了历史,看来跟16还有点缘分。

一个“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即包含了芬兰的血和泪,也昭示了俄罗斯的贪与恶。

从15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俄罗斯领土急速膨胀,在短短多年时间里,俄罗斯领土猛烈扩张40多倍,达到了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规模,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6。而这一成功的取得,使所有邻国的深受其害,芬兰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北欧国家,历史上的芬兰曾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卡累利阿地区作为芬兰的一部分也归于瑞典的统治之下。但随着年俄瑞签订《斯托尔波沃和约》,瑞典将卡累利阿地区中正统派基督教信徒居住区,包括白卡累利阿和奥罗内卡累利阿地区割让给沙俄,卡累利阿开始东西分治,西部被称为西卡累利阿、芬兰卡累利阿或瑞典卡累利阿,东部则并入沙俄成为卡累利阿共和国。

随着瑞典的盛极而衰以及沙俄的不断强大,芬兰再度命途多舛。由于年瑞典在芬兰战争中被沙俄击败,芬兰被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占领,随后脱离瑞典成为沙俄治下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年二月革命。

不过因为二战结束后冷战的开始,芬兰并未投向西方,这让苏联失去了吞并芬兰的理由。在这样的情况下,“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吞并芬兰前奏的共和国也就没有了必要,所以在年,苏联选择将其降格,仍然归入俄罗斯联邦。

而在苏联成立后夺取的土地如芬兰、加里宁格勒、图瓦、以及南千岛群岛等,之所以并入俄罗斯而不是其他加盟国,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因为这些土地作为“战利品”,本身不具备“民族自决”的条件;更重要的在于此时的列宁,即“民族自决”的倡导者早已去世,即便有“民族自决”的条件,也没有了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所以并入某个加盟国更为适合;

其次,因为斯大林作为“大俄罗斯”主义的拥趸,使“大俄罗斯”主义满血复活,所以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了大号的俄罗斯。所以在苏联的整体利益面前,自然是俄罗斯优先,这些土地在选择归属时也只能是俄罗斯;

最后,这些新加入的土地,本质上是沙俄时代的产物或者觊觎的目标,因此这些土地本质上或潜在意识里也是属于俄罗斯的,其他加盟国无权染指。

概括起来,作为苏联对外扩张的产物,“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不仅包含了苏联的野心,更囊括了芬兰的屈辱。

国库告急,叶利钦曾打算把卡累利阿卖与芬兰,开价亿美元

俄总统普京公开表示,没有向日本移交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的计划,彻底断了安倍在其任期内拿回四岛(或者其中两岛)的希望。其实,苏联解体前夕,俄联邦叶利钦政府因为财政紧张,曾经动过变卖领土的念头,其中便包括将南千岛群岛卖给日本人。

时任俄联邦副外长(-年)安德烈-费多罗夫近日在接受芬兰《赫尔辛基日报》采访时爆料称,当时俄联邦外长安德烈-科兹列夫曾与自己和国务秘书根纳吉-布尔布里斯举行闭门会谈,酝酿变卖部分领土以充实国库,其中提到要以亿美元的价格将卡累利阿(编注:卡累利阿共和国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卖与芬兰,并将南千岛群岛卖与日本。

费多罗夫的爆料在俄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另外两个当事人科兹列夫和布尔布里斯均对此予以否认,称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是俄政坛老炮、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7月23日在接受俄《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认为,当时俄联邦政府的确打过卖领土的主意。

日里诺夫斯基还怒斥苏俄政府无能,在百年间丧失了沙皇开拓的很多疆土,“年,俄罗斯的疆域一下子回到了17世纪伊万雷帝时期(编注:苏联解体后,10余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

日里诺夫斯基认为,苏联时期的区域自治政策,以及宪法中一直保留着加盟共和国可以脱离苏联的条款,这些都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离心倾向,导致年苏联解体时,“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苏联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像多余的车厢一样,从苏联这列火车分离出来了。”

而这种分离是违背多数民众意愿的,“当时这些领土上的大多数民众并不支持独立。我相信,如果举行公投,大多数民众会选择重返一个统一的大国,”日里诺夫斯基说。

?RECOMMEND推荐阅读

苏联公开斯大林“永久封存”绝密档案,钢铁慈父

几乎没人知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十大错误恶行!

苏联解体的四大原因,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前苏联的苏维埃伟大工程,最后一堆腐败问题成巨大笑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ly/84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