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温馨链接):
俄语是如何成为全苏联的“通用语言”的?
(一)俄语在波罗的海三国的使用现状
这周继续我们的“后苏联空间的俄语使用现状”系列专题!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南高加索地区的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红色部分表示俄罗斯领土,黄色部分表示的阿塞拜疆有一块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位于亚美尼亚
南高加索地区(ЮжныйКавказ),或者说外高加索地区(Закавказье)的地理概念,是与北高加索地区(或前高加索地区)相对的,两者分界线是高加索山脉。从行政区划上来看,北高加索地区主要是指俄罗斯境内最南部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以及俄罗斯的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共和国(包括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等)。而南/外高加索地区指的主要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士峰(Эльбрус),海拔米,是俄罗斯至高点,欧洲最高峰
1、格鲁吉亚Грузия
俄语在格鲁吉亚的官方地位是外语,俄罗斯族人口在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里减少为原来的1/7(格鲁吉亚族占89%,俄罗斯族仅占1%),仅有约21.5%的人口掌握俄语(母语或第二语言),青少年掌握俄语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仅有10%)。俄语传媒的规模大大缩小,绝大多数俄语电视和广播被叫停,俄语出版物也所剩不多,电影院禁止播放俄语原声电影及用俄语配音的电影。正式文件和街头标语指示牌由格鲁吉亚语-俄语逐渐变为格鲁吉亚语-英语的模式。立法、执法以及地方自治机关里基本看不到俄罗斯人的影子。
▲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Тбилиси
▲格鲁吉亚城市巴统著名移动雕像,每个十分钟男女雕像彼此靠近并穿过对方身体
教育体系中的俄语也受到极大的排挤,全国仅有1.4%的中小学存在用俄语进行教学,自年起俄语学校毕业生参加高考也必须通过格鲁吉亚语考试。
▲歪歪扭扭的格鲁吉亚文字
年8月发生的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为争夺南奥塞梯而发动的战争之后,格鲁吉亚正式与俄罗斯断交,并开始与欧洲进行融合。格鲁吉亚政府希望英语能在接下来几年里成为所有中小学生的母语,并要求所有中小学校开设英语办公室。相反,俄语办公室被关停,俄语师资短缺,教材急需更新,高校俄语教学也仅限语言系。
2、亚美尼亚Армения
俄语在亚美尼亚的形式也不容乐观。目前,亚美尼亚的俄罗斯人口仅有不到一万人,他们聚居在首都埃里温,且并未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什么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后,大多数俄罗斯族人口迁回俄罗斯,而亚美尼亚也成了后苏联空间中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单民族的国家(亚美尼亚族占98.7%,俄罗斯族仅占0.2%),因此俄语也逐渐失去了族际交流语言的地位,仅在受过苏联教育的中老年人中使用,青少年中很少有人熟练掌握俄语。
▲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Ереван
年的《语言法》通过以后,俄语成为了一门外语,教育体系和办公语言开始由俄语转向亚美尼亚语,俄语传媒规模收缩,中小学俄语教育规模在近二十多年内缩小了20倍。高校中的俄语教学则不仅仅限于语言系,非语言系的学生也可以自愿选择俄语作为外语来学习,也有用俄语培养外国学生的例子存在。盖洛普咨询公司的研究证明,75%的家长认为,孩子懂俄语是非常重要的,俄罗斯高校在亚美尼亚开设的分校为青少年提供了接受俄语教育的机会。
▲埃里温的青少年
3、阿塞拜疆Азербайджан
阿塞拜疆的俄语掌握水平是南高加索地区最低的,能够熟练掌握俄语的只有不到1/5的成年人,且主要是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基本上已经不说俄语了,这与大量俄罗斯族人口的迁出有关(阿塞拜疆族占总人口91.6%,俄罗斯族仅占1.3%)。俄语在阿塞拜疆的官方地位是外语,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受到英语和土耳其语的排挤,办公用语首选阿塞拜疆语和英语。早在年,阿塞拜疆就决定舍弃基里尔字母进而转向使用拉丁字母表示阿塞拜疆语。尽管如此,很多政要和精英分子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阿塞拜疆首都巴库Баку新老城区
▲石油储量丰富的里海之滨——巴库夜景(左下金融中心“火焰山”,“阿塞拜疆”在阿塞拜疆语的意思即为火的国家)
在传媒领域,俄语电视和广播受到限制,俄语报刊等出版物限制较小,而俄语在互联网中占据上风。在教育方面,年颁布的《国家语言法》规定逐渐将整个教育体系过渡到阿塞拜疆语的模式,俄语仅作为外语进行教学。国内停止出版一切俄语教材和文献,俄语由必修课程降级为选修课程,直至年才又恢复为中小学低年级的必修课程。高校中俄语仅存在于语言系,且非语言系学生不能选择俄语作为外语或一门科目进行学习。
▲巴库老城区著名景点——少女塔
总的来说,俄语在南高加索的现状与波罗的海地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地区民族构成的典型特征是主体民族人口占绝对多数,几乎都在总人口的90%上下,俄罗斯族人口在苏联解体后因大量迁出而十分稀少,且大都聚居在首都城市,社会生活参与程度不高。三国赋予俄语的官方地位都是外语,掌握俄语的主要人群是少部分接受过苏联教育的中老年人,年轻一代的俄语掌握程度极低。三国俄语传媒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禁止,但公民仍可以选择用俄语自由享受网络资源。
三国的教育体系都主张由俄语向主体民族语言的过渡,英语是最受欢迎的外语,俄语的教学条件和资源较差,主体民族的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不高,但仍有一定需求。俄语教学情况相对较好的是与俄罗斯交好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由于年南奥塞梯之战与俄罗斯结怨,阿塞拜疆由于宗教与俄罗斯不同且在情感认同上更加倾向于同为突厥民族的土耳其以及西方,因此格国和阿国表现出对俄语更强烈的排斥。
预告:(三)俄语在“乌白摩”三国的使用现状
(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
喜欢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ly/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