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晃荡在外高加索之亚美尼亚第3季圣山


北京的最好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0/8733714.html

戈利斯(Goris)的早晨

▲晨曦开始扫描山城。▲被阳光眷顾的戈利斯显得十分明媚。▲昨天我们一日三省,已经抵达亚美尼亚的最南端的省份。今天我们开始向北往回走。车窗外的景色陌生中带些许相识,远处那一块十字架石在山丘上屈身俯向高加索的群山。似有一种无尽的悲凉之气。▲从苏尼克省的戈利斯驱车40分钟。我们徜徉在连绵的山峦,不时掠过牛羊和村庄。哦,又回到了瓦约茨佐尔省的群山之间!▲秋天黄褐色的山峦在视线里起伏。▲绿色较多的地方便是田野和村庄。艳阳在头顶张扬,午饭的铃声已无声地回荡。

勒克餐厅(LchakRestaurant)

勒克餐厅:距首都埃里温公里,2小时车程。位于瓦约茨佐尔省阿尔皮(Arpi)村的一个庄园式餐厅。

▲据说这是一个理想的餐点。我们今天中午在此就餐。那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惊喜呢?▲导游莉莉在为我们安排今天中午的膳食。又有烤面包的香味随风而来。▲原来这里有人在烤传统的亚美尼亚拉瓦什。拉瓦什(Lavash):是一个又软又薄的无酵解薄松饼。发源于伊朗,是在南高加索、西亚和里海周围地区最广泛使用的面包之一。拉瓦什的制作面包至少涉及三个人,通常是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在面包的准备和烘焙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农村地区,邻里也会共同参与这一进程。传统的面包店也做拉瓦什。它是用地面上的土或石头垒成烤箱,也用金属板或大锅烘烤。除了一日三餐外,还在婚礼、分娩、葬礼等各种节日和祈祷期间享用拉瓦什。年,“拉瓦什”作为亚美尼亚文化表现的传统面包的制作和含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单。年,阿塞拜疆、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耳其也用本国的平板面包名称:拉瓦什、卡蒂尔玛(katyrma)、朱普卡(jupka)或尤夫卡(yufka)等申请非遗,并获通过。▲餐厅的独立包间,装饰得很有民族风情。▲餐厅的院子里,鸡树条挂满了诱人的红果子。▲勒克餐厅的一边是一个湖泊。▲而餐厅的另一边紧临阿尔帕河。清澈的河水带着丝丝凉意淙淙而走。阿尔帕河(ArpaRiver):西亚河流阿拉克斯河的左支流,流经亚美尼亚的瓦约茨佐尔省和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河道全长公里,流域面积2,平方公里。它在瓦约茨佐尔省境内有92公里。注入阿拉克斯河(AraxRiver)。具有水流快、瀑布深、倾角大的特点。年开通一条地下水渠,通过克胡特水库将阿尔帕河的水引入塞万湖。▲在雁、鸭嬉戏的湖边找到了我们今天午餐的雅间。▲这是个开放式的用餐雅间。放下芦苇杆编制的帘子湖色美景尽收眼底。▲拉上帘子,盘杯上桌,上美食啦!▲先上来的是亚美尼亚的主食:拉瓦什(Lavash),有两种不同的做法。拉瓦什是这里最主要的主食。也是这里饮食文化的主角之一。据说,在阿塞拜疆和伊朗,平板面包会在新娘的肩膀上被压得粉碎,以祝愿这对夫妇幸福;而在土耳其,新娘则把平板面包赠予他们的邻居;在哈萨克斯坦的葬礼上,人们认为平板面包应该准备好保护死者;在吉尔吉斯斯坦,分享面包为死者祈祷来世更好。这些习俗通过家庭成员之间和神职人员的参与传播,体现了好客、团结和信仰,象征着加强社区归属感的共同文化根源。第一次吃拉瓦什,被薄饼状的面包弄晕了。现在看来啊,这简直是在吃这里的文化传统哦!▲接着硬菜出场!霍洛瓦茨(Khorovats):是亚美尼亚的一种烧烤肉或烤肉串。它可以用羊肉,猪肉,牛肉,鸡肉,甚至小牛肉做。肉可以烤前腌制过,也可以不腌制。这通常是一道专为“节日”而准备的菜肴。在亚美尼亚,霍洛瓦茨通常是用排骨来做。常和土豆、茄子的等蔬菜一起烤制。据说,埃里温的普罗善街被外国人称为“烧烤街”,因为许多霍洛瓦茨餐厅都在这条街上。其余的菜肴就不细述啦!▲餐后,我们的车飞奔在共和国M2号公路上,两边的山色风驰而过。▲多彩的秋天在午间的阳光里炫目。▲裸露的岩石也铮铮然,风骨嶙峋。

阿雷尼(Areni)的葡萄酒厂

阿雷尼是亚美尼亚瓦约茨佐尔省的一个村庄。它以葡萄酒闻名,尽管当地生产的大部分葡萄酒来自附近的盖塔普(Getap)村。嗯?▲原来,年1月,考古学家宣布在阿雷尼发现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酿酒厂:Areni-1酒厂遗址。考古学家在遗址里发现了葡萄种子和葡萄树,还有酒榨机、发酵罐、罐子和杯子等。更神奇的是出土了有多岁的皮鞋,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皮鞋。而据考证,这家酒厂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那用阿雷尼作为葡萄酒的金字招牌就顺理成章了吧!哈哈,阿雷尼葡萄酒就咸奶酪,和绍兴黄酒就茴香豆有得一拼!▲酒庄的孔雀草花正艳红,远距离采蜜高手正在兴头上。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小豆长喙天蛾花间采蜜的有趣时刻。这在我们江南地区难得一见哦!听见没,汽车发动的声音在催我呢,走了,走了!阿拉腊省(AraratProvince)

该省位于亚美尼亚中部,与首都埃里温、格加尔库尼克省、科泰克省、洛里省、瓦约茨佐尔省等省份及土耳其相邻。霍瑞维拉修道院是亚美尼亚的常规旅游目的地之一。而阿特什特(Artaxata)和达文(Dvin)两个亚美尼亚古都,是引人瞩目的考古地点。

▲注意,此刻我们也穿越了三个省份。

阿拉腊山(MountArarat)和霍瑞维拉(KhorVirap)修道院

▲隐藏在天边的阿拉腊山是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阿拉腊山的前面就是著名的深坑修道院——霍瑞维拉。

▲公路的另一侧是阿拉腊省中部的耶拉克(Yerakh)山,山麓的果树和葡萄园十分葱郁。

▲阿拉腊山(MountArarat):是一座被雪覆盖的休眠火山。阿拉腊山介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四国交界处。它由大阿拉腊和小阿腊两部分组成。大阿拉腊山峰海拔米。小阿拉腊山峰海拔米,在土耳其境内。而阿拉腊火山形成的高原地面径宽约35公里,部分在亚美尼亚境内。早在中世纪就有人尝试登顶阿拉腊峰。然而,第一次有记录的登顶是在年。历史上,从16世纪到年,这片山脉是奥斯曼和波斯边界的一部分;大阿拉腊峰和北坡以及小阿拉腊东坡都由波斯控制。目前的国际边界是在20世纪形成的。年经过土耳其-亚美尼亚战争,这座山被土耳其控制。截至年这座山只有在“军事许可”的情况下才对登山者开放。获得许可的程序包括:向土耳其大使馆提交一份特别“Ararat签证”的正式申请;必须从土耳其阿利平主义联邦聘请一名官方导游;必须按规定路线登山,冒险离开核准路径的游客,可能会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被枪击。▲亚美尼亚军徽:阿拉腊山是传说中诺亚方舟的锚点。而诺亚方舟和阿拉腊山还出现在亚美尼亚军徽正中位置;尽管学者们一致认为关于阿拉腊山“的创世”记录未经证实。但它已被基督教广泛接受为安息之地;阿拉腊山也被亚美尼亚人认为是神山和民族标志。还是亚美尼亚文学和艺术上民族统一的象征。霍瑞维拉(KhorVirap)修道院霍瑞维拉是“深坑”的意思。是亚美尼亚人的天主教修道院。位于阿拉腊高原与土耳其接壤的封闭边界附近。距土耳其南部阿拉腊省阿塔什特市约8公里。关于“深坑”。有一段当地广为人知的宗教传奇故事。霍瑞维拉在亚美尼亚宗教史上拥有重要地位,是亚美尼亚基督教的发源地。它经历过多次重建。现在霍瑞维拉普是亚美尼亚游客最多的朝圣地之一。▲我先登修道院背后的小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修道院和环境。在山腰迎面耸立一个高大的石刻十字架和山顶的十字架遥相呼应。快走几步就登顶啦!▲哦,这就是霍瑞维拉修道院!修道院四周环绕着绿色的牧场和葡萄园;辽阔的阿拉腊平原;高耸的阿拉腊山;还有阿拉克斯河从附近流过。▲该修道院位于亚美尼亚阿拉腊省的阿特什特(Artashat)市,靠近土耳其边界的佩克尔维蒂(PokrVedi)村附近。距离土耳其边界4千米。从年开始,霍瑞维拉考古遗址包括周围的十三座山丘,从最高的70米上挖掘,一直延伸到河谷。发现了提里达(Tiridat)王朝的首都阿塔什特。除了古代钱币和陶器碎片外,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泥砖防御工事。

圣阿斯特瓦萨津教堂(St.Astvatsatsin)

▲圣阿斯特瓦萨津教堂建于年,是在尼尔斯教堂的遗址上建造的。教堂的西侧有钟楼。是霍瑞维拉修道院的主座教堂。

尼尔斯教堂(Nerseschapel)建于5世纪,用白色的石灰石建造。尼尔斯三世(NeresIII)建教堂为了对圣格雷戈里表示崇敬。这个教堂有一个十二面的穹顶,是献给圣阿斯特瓦萨津(S.Astvatsatsin)的。17世纪被重建为圣阿斯特瓦萨津教堂。

▲教堂内部庄严的主祭坛。虽然大多数亚美尼亚教堂的东西向,把祭坛放在东端,但圣格沃格教堂是面向西北-东南方向的。▲从孩童到白发,这些神圣的烛光一直在闪亮。信仰可以让一个信徒在不见天日的洞穴里坚持13年。也可以让人恪守信条一辈子。▲这应该是圣格雷戈里的画像。▲我们邂逅一场教堂前的婚礼。当地婚礼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在霍尔维拉释放鸽子,希望鸽子能带着新婚夫妇美好愿望飞到神圣的阿拉腊山。▲放完鸽子,还用无人机俯拍。也玩高科技!▲婚礼上的亲朋嘉宾。▲这是神马表情啊!▲可爱的洋娃娃!

圣格雷戈里教堂(St.Grigorchurch)

▲圣格雷戈里教堂位于主教堂西南,这是一个小教堂。在这座教堂的主祭坛下面是囚禁圣格雷戈里的深坑。据史料记载,公元年,在天主教徒涅尔西斯·G·塔伊奇的墓穴上建造了一座外观酷似泽瓦特人的教堂。现在看到的圣格雷戈里教堂是在这座教堂的废墟上建于17世纪。▲岁月在壁龛里留下浓重的痕迹,而圣母圣子的画像一如新作。▲有自然光从狭小的窗口挤进来。右侧是著名的油画《圣格雷戈里(St.Gregory)为提里达三世(TiridatesIII)施洗》。

▲在圣格雷戈里教堂的祭坛边,母亲在向孩子讲述“光明使者”圣格雷戈里的故事。

传说,在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之前,“光明使者”圣格雷戈里在亚美尼亚秘密传教,被亚美尼亚国王提里达(Tiridates)三世投入这里的深坑。深坑内阴暗潮湿、遍布毒虫,圣格雷戈里在这里被囚13年。仰仗信仰和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妇女暗中接济活了下来。一直等到国王冒犯神灵受天谴,像头野猪一样癫狂之后,国王的妹妹才想起这位圣人,向他求助。后来经圣人的祈祷,国王恢复清醒,痛改前非,并带领全国人民于年皈依基督。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

这个祭坛的右侧就是进入“深坑”的入口。

▲深坑的第一段入口。下面比较明亮。▲深坑的第二段阶梯入口。从这里下去有一个很长的梯子通向一个更深的地洞。▲“深坑”:该坑建于3世纪,是亚美尼亚古代建筑中现存最古老的圆顶结构。现在位于修道院西南侧的圣格雷戈里教堂祭坛的下面,深6.5米,直径4.5米。这个坑是通过两个上层地洞与地面连接。圣格雷戈里曾经囚禁于此。亚美尼亚不愧为是露天博物馆。随便一处建筑就有上千年的历史。▲“深坑”里的这幅画图解了圣格雷戈里13年“深坑”经历。阿特什特曾经是亚美尼亚提里达王朝的皇家监狱。国王把秘密传教的基督徒投入监狱的大坑里,自生自灭。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创始人格雷戈里·鲁撒沃里茨(GrigorLusavorich)在霍瑞维拉的深坑中被蛇和蝎子包围了13年。▲这是在清理深坑的老土层时,发现了一个坟墓,里面有神职人员的遗骸。可能是天主教徒涅尔西斯·G·塔伊奇的坟墓。▲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坚定的信仰和基督徒的暗中帮助,圣格雷戈里是无法坚持13年的!▲这个饮水槽位于修道院的东北角,和十字石碑结合得很完美。▲亚美尼亚十字石碑随处可见,是他们的国粹。▲当我准备离开霍瑞维拉修道院,出口处坐着一对亚美尼亚夫妇。要我用我的相机为他们拍照。看上去很恩爱的一对!下午我们要去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各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ly/98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