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vs阿塞拜疆无人机登上空战舞台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纳卡位于阿塞拜疆国境线内,由亚美尼亚实际控制。

从9月27日开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的交火已持续超过两周,成为自年 次纳卡战争以来规模 的一次武装冲突。截至10月12日,双方声称共杀伤超过名武装人员。国际媒体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至少名平民在冲突中伤亡,最多可能造成七万人流离失所。

山高县

无人机使阿塞拜疆

获得 制空权

今天来聊一聊我对纳卡战争的一点想法。

这次纳卡战争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由于对无人机的大量使用,在两个根本不可能承担大空军的小国战争中,出现了以往只有在大国殴打小国战争中才会出现的 制空权局面。

从双方公开视频上就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点,亚美尼亚公布的视频,基本上都是直射视角。而阿塞拜疆,则主要是空对地打击的视角。

什么是 制空权呢?就是全域,全时,不但做到了几乎排他性地占据了天空,同时在时间上充分利用了天空。

拿下制空权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利用制空权。

制空权不仅仅是是一个空间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时间概念。24小时利用空域进行作战,要比拿下空域的控制权难得多。

举个典型例子,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没有空军,国军毫无疑问有着对天空的 控制权。

但是,除了拉着老蒋到处瞎指挥和空投手令之外,国军空军的出动和打击能力,在漫长的战线面前利用天空进行作战并影响战局的能力,却是微不足道的。

航空兵是很昂贵的,飞机很贵,培养合格飞行员不仅昂贵,而且很慢。

在以往的战争中,除了超级大国之外,很难在时间上掌控制空权。因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较大范围的覆盖战场,对航空兵器的数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我对韩国靠制空权战胜朝鲜的能力一直不乐观,除了因为体系不完整和朝鲜半岛的山地地形之外,很大程度上在于韩国空军的数量并不是特别够用。

而无人机的出现,使得利用制空权的成本出现了数量级下降。原本即使是一般强国都很难做到的事情,被一个 意义上的小国做到了。

亚美尼亚对这种变化,显然是缺乏心理和物质准备的。

本次战争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纳卡地区作为建设了近三十年的战场,亚美尼亚的大量重装备居然在简易工事内被摧毁。

即使有不少可能是假目标,有些很明显是假目标,但有些显然是真的。比如说一个勇敢亚美尼亚士兵试图抢救火箭炮的那个视频。

我认为,一方面可能是亚美尼亚确实比较穷,承担不起大规模的战场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亚美尼亚对在严重空中劣势下作战缺乏足够准备。

毕竟,两个小国间的战争,一方被另一方骑在头上炸,确实很超乎人的想象力。

亚美尼亚的防空火器,SPS和萨姆8,要不就是苏联老货,要不就是俄罗斯打发的二手货,都属于缺乏升级的早期型号,可以说与破铜烂铁无异,基本上不具备抗击现代空中打击的能力,尤其不具备抵抗低慢小目标的能力。

或者说,亚美尼亚对防空力量的建设,仍是基于抗击数量有限的阿塞拜疆老式苏联飞机和直升机为出发点进行的。

在以色列和土耳其支持下使用多种无人机协同作战的阿塞拜疆面前,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抗衡。

诚然亚美尼亚也击落了不少阿塞拜疆无人机,但如果没有无人机的话,阿塞拜疆永远不可能得到这种程度的制空权。

阿塞拜疆本次战争

不算特别成功

阿塞拜疆方面,除了对无人机的使用之外,攻击乏力,作战水平乏善可陈。开战后打了10天,到10月6日才突破了一线。

可以说,这防线不是打破的,而是磨破的,也给了亚美尼亚较为充足的时间适应战术和组织二线防御。

阿塞拜疆并没有利用好开战初期己方装备与弹药充足,亚美尼亚仓促应战,又不适应战术的优势。

考虑到新装备的奇袭效果在下一次战争中将不复存在,阿塞拜疆本次战争,很难称得上特别成功,这都是对陆军建设重视不足的恶果。

因为如果双方回到同一起跑线,缺乏技术或者战术奇袭的效果的话,阿塞拜疆的国力优势,在对方坚固设防的山地面前,恐怕占不到多大便宜。

阿塞拜疆虽然有着强势的制空权,但侦查能力似乎相当有限,视频中阿塞拜疆空中打击,基本都是对开阔地目标的攻击,缺乏对掩体,林地的打击视频。

而且,并没有见到空地协同的视频,可见阿塞拜疆军队缺乏相关训练。无人机到底是什么人在操作,不好说。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反炮兵作战能力,在己方掌握制空权,亚美尼亚缺乏永备工事,又不重视隐蔽的情况下,亚美尼亚仍然可以在开阔地大摇大摆使用牵引式火炮进行长时间射击。

无论是战地记者的采访,还是阿塞拜疆击毁火炮的视频,火炮附近都有附近有大量发射后的药筒,这说明亚美尼亚转移发射阵地并不频繁。

阿塞拜疆在这方面连乌克兰都不如,可以说就不像是老苏军的底子。因为不要说反炮兵雷达,即使是传统的声光测定位,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也可能是阿塞拜疆的火炮和弹药有限,对炮兵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的任务优先度并不高。更可能是火力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行。

在本次战争中,阿塞拜疆作为进攻方,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火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压制力。

首先,本身就缺乏长时间弹幕覆盖以及延伸的视频。其次,亚美尼亚视角的一些视频,很显著暴露了阿塞拜疆火力不足的问题。

比如说一堆坦克完全不呈战斗队形,在一辆疑似破障车或者推土机附近挤成一团。

被亚美尼亚反坦克导弹在较远距离上点名的视频中,暴露的问题就很多。

除了装甲部队训练水平外,主要就是在前沿部队在暴露状态下进行破障作业的脆弱时刻,炮兵未能将战壕里的亚美尼亚步兵压制进防炮洞。

至于这是协同不到位的问题还是确实火力不足的问题,那就不得而知了。

同一个视频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即除了火力不足之外,阿塞拜疆工兵的破障能力似乎相当弱,不能快速开辟通道。

也没有其他视频能够证实阿塞拜疆的破障能力,这对一支准备进攻作战的军队来说,是比较低级的错误。

从军事角度来说,现在机会难得,我认为阿塞拜疆是不应该接受调停的, 连亚美尼亚求购反制武器的时间都不要给。

无人机可能

会带来新的军事革命

这场战争对我们的启示是,虽然小国间的战争体系并不完整,但无人机利用制空权的能力,确实是以往战争模式下很难做到的。

对大国来说,有人机、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协同作战模式,可能会带来新的军事革命。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无人机怕电子战,然而雷达和电子对抗器材,其实也属于暴露性器材,是战损率很高的装备。

比如说03年伊拉克战争时,伊军的GPS干扰确实有效,但很快被美军击毁。

那么,隐身机和战术导弹夺取制空权,无人机利用制空权。隐身战机携带反辐射导弹进行压制作战,无人机利用制空权。

或者,人工智能模式的 式反辐射巡飞弹,与人在回路的无人机协同作战等战术,就有实现的可能。

另一方面,由于无人机利用制空权的能力,即使是大国之间,也可能出现 制空权。而不是在完成了夺取制空权和压制防空任务后,剩下的一些余力用于对地打击。

那么,野战防空也就不再是以往的查漏补缺了,对部队防空和隐蔽能力的要求比以往要高得多。尤其是对野战防空稀烂和习惯大摇大摆的美军来说。

还有一个热点问题,是坦克是否过时的问题。

应该说,近些年的战争中,进攻方坦克的损失率,较之二战和中东战争时期,其实是很低的,可以说日益难以击毁。

本来,一次成功的进攻战斗损失三四成坦克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次战争中阿塞拜疆的坦克基本上都是在直射交战中被击毁,这对坦克来说属于死得其所。

亚美尼亚的坦克被空中优势方击毁,本身也并不稀奇,而且以防御战斗中的一般损失率来看,亚美尼亚也算不上高,不过补充不上来罢了。

如果说有什么跟过去不一样的地方,我想可能是以往空地打击的战果确认,靠分辨率不高的胶片摄像枪,视觉震撼力不行,而现在摄像器材的分辨率和普及度远比以往高而已。

就像80年代的前线,整个军也只有几台胶卷摄像机,而现在的叙利亚战场,摄影器材人手一部一样。

重装部队的进攻作战一直都是最依赖空中优势的,二者本身并不矛盾。

比如说抗美援朝后期, 坦克并不少,但因为天上被美军按着打,就只能做突击炮零散使用。苏联钢铁洪流,从来也是建立在夺取战役制空权的前提之下的。

坦克究竟过时还是不过时,我想这次的战争强度还不足以证明。

目前,战争迷雾仍然浓厚。本文是基于目前零散的信息,以及双方出于宣传目的释放的视频做出的概略分析,而且我看到的视频肯定也不完整。

就像指挥官对战局的分析一样,事后看来,肯定是不完全准确的。只能说是基于迷雾之下的有限信息,做出的一点猜想,希望能抛砖引玉。

,北美奴隶主种族灭绝反人类匪帮,必须被毁灭,入关!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jt/56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