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

急报高科技装备制造,大者恒强


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704/4202000.html
高科技装备制造领域,规模与投入的门槛越来越高。以航空发动机为例,研发一台新发动机动辄10亿美元的费用,以及发动机研发与大飞机研发垂直整合所带来的更长研发时限,意味着整个行业有可能从寡头竞争变成一头独大的态势。垄断所带来的可能是更深入的协作。商业大飞机似乎正朝着这一模式发展:不再是每种类型的商用飞机都从相互竞争的制造商提供的发动机中选出一款。相反,发动机制造商会参与研发某个新机型,并因为贡献了研发成本而获得这款机型发动机的独家供应权。也就是说,飞机和发动机为彼此量身定制,从而优化了整体性能。但这类合同也会让大公司更容易垄断市场。但即使在寡头市场,采购方如果能在不同厂商之间制造一定程度的竞争,仍然能更好议价且防范风险。美国军方采购负责人弗兰克·肯德尔(FrankKendall)认为,应该以一种“开放架构及模块方式”设计作战飞机,让各公司能相互竞争,在需要时提供能被方便加入的升级改进。五角大楼喜欢将工作分摊,确保提供军事装备的合同中仍有持续的竞争,尤其是像开发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3)这样的复杂合同。无论民用航空发动机还是美国下一代军机的研发,是否能维持当下的寡头竞争格局,还是催生一头独大的垄断,天平似乎正在向后者倾斜。对于GE、罗尔斯·罗伊斯和普惠(PrattWhitney)这样的发动机厂商,或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洛普·格鲁曼(NorthropGrumman)这样的军机制造商,整合与淘汰似乎在所难免。

了解全球民用航空与美国军用航空业内的竞争与整合,欢迎登录《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阅读八月刊文章:《加入战斗》与《遭遇湍流》。

经济学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saibaijianga.com/ajjt/6349.html


当前时间: